学习强国:第24届工博会落幕,615项科技创新成果亮相高校展区

发布时间:2024-10-07 分享至:

2024-10-07 来源:东方教育时报强国号 记者:臧莺


近日,第2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落下帷幕。在为期5天的时间里,工博会高校展区在8600平方米空间内展示了75所高校精挑细选的615项科技创新成果,展现高校的创新策源能力,并进一步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据了解,今年共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参展高校70所,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43所,占比达到61%。按地域分布来看,上海地区高校20所,外省市高校50所。另外还有5所国外高校参加。

工博会高校展区呈现的高校名录

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上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使命,今年高校展示方式进行了一些创新探索:首次在集中展示区按专业领域进行布局,围绕节能环保与新能源、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五大领域进行集中展示,由43所高校共同呈现。在传统特装展示区,27所高校以校为单位独立布展并展示推介,展现高校重大科研进展和服务社会的重大应用成果。

随着4K、8K等超高清视频技术的普及,视频图像的分辨率大幅提高,每一帧图像都包含更多的像素点,从而带来了更大的数据量。这些高清视频在提供更清晰、更细腻的视觉体验的同时,也显著增加了数据处理、存储和传输的压力。复旦大学“视频图像处理器IP核”项目,在ISP处理器、视频编解码处理器和AI处理器推理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次实现了ISP参数的实时在线搜索,同时显著提升了图像质量。相比国内外最新超参搜索的研究成果提速400多倍,广泛应用于图传、航天等领域。

同济大学在工博会上展出的低空飞行器高性能氢燃料电池及整机让参观者深刻感受到了未来节能环保与新能源的发展趋势。据了解,传统低空飞行器的续航和载重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低空经济进一步规模化的主要瓶颈之一。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宋珂副教授团队突破关键技术,研发出大功重比、宽温域、高可靠模块化氢燃料电池,实现了大载重长距离低空物流运输、极端环境长航时数字化巡检和大面积农林牧渔养护等多场景应用,有效解决了低空飞行器载重和续航能力不足的痛点问题。

同济大学展出的“低空飞行器高性能氢燃料电池及整机”

作为一名电动汽车车主,在感受它智能化零尾气等优势的同时,你是否也曾烦恼于它的电池续航能力,担忧它的电池安全性呢?这正是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胡彦杰教授潜心研究解决的一个问题。经过20年磨一剑,胡彦杰专攻的“功能纳米材料的火焰燃烧合成及其产业化应用”项目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其研发工艺,生产出的二氧化钛功能纳米材料,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功能添加剂,有效改善锂电池的离子电导率和循环稳定性。为此,胡彦杰还给它起了个有趣的别名——“锂电味精”。

气相法纳米二氧化钛粉体

智能制造领域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强项之一,在本届工博会上,二工大展示了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工程数控安灯制造环境技术”的展示实现了把虚拟世界的产线模型与物理世界的真实控制设备进行连接,可以在实际生产之前就测试并验证产品方案的合理性,大大降低了企业试错成本。“医用多功能电动拔罐器”采用先进的气路和电路设计,显示屏支持触屏操作方式,主机与罐具的连接采用气电一体航空插头,并能自动控制,是一款新颖、高效、智能化的拔罐产品。

长期行驶在海上的远洋船舶,由于海水浸泡,水下部分的船体表面会附有贝类、藻类生物及生出锈斑,不仅会严重影响船舶的航行速度和使用寿命,还会增加油耗。世界各国每年因海洋附着生物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百亿美元,因此定期清洗非常重要。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朱大奇科研团队从船体清洗装备和关键技术需求出发,历经多年的产学研联合攻关,重点开展船体清洗机器人平台和清洗工具的优化设计研究,突破了浮游+爬行模块化重构技术、水下负压吸附机构、水下空化射流清洗工具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制了“海鮣号”远洋船舶清洗机器人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深海水下装备清洗领域,如远洋船舶的海洋附着物清洗与除锈、海上石油平台与风电平台水下清洗、深海养殖装备与桥梁水下结构的清洗等。

上海理工大学展示的“海鮣号”远洋船舶清洗机器人系统

在上海师范大学展位,一款基于肌电信号的机械臂实时控制系统引发了众多参观者的兴趣。只见工作人员手部套上特殊装置,就能实时“指挥”机械臂前后左右移动,并且精准抓取、放置各类物品。据介绍,这款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手势识别技术可使用户通过自然的肌肉活动来操控设备,而无需依赖传统的物理界面,可以实现人体意图与机械臂动作的实时同步,不仅可作用于病患康复过程,还可在复杂的环境,如深海、无氧、战地环境中实施精准任务。

上海师范大学展示了“基于肌电信号的机械臂实时控制系统”

“悟空,站起来!”“悟空,你前面的是什么?”上海师范大学展出的人工智能STEM教育创客作品中,则有一台名叫“悟空”的机器人,做出不同动作并与人对话。记者了解到,该作品由智能机器人套件、可编程电子模块、传感器和互动软件组成,包含从小学到中学不同学段的课程。目前已在上海师范大学的附属学校中应用,让高校的技术力量下沉到基础教育体系,形成人工智能的大中小幼一体化教育体系。

上海师范大学展出的“人工智能STEM教育创客作品”

为帮助现代人缓解愈发频繁的情绪困扰,华东师范大学推出了情绪疏导小屋。愤怒、忧伤、沮丧、焦虑……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情绪问题,要如何进行疏导?可以走进华东师大的情绪疏导小屋,坐在舒适的沙发上,跟随屏幕上的情绪疏导系统进行操作,通过呐喊、涂鸦、游戏等行为进行情绪调节。据介绍,疏导系统按照“情绪唤醒-合理宣泄-认知调整”等步骤,通过多种方法引导用户疏导不良情绪,建立合理信念,获得积极的生活态度。小屋的隔音效果也很好,能够保护使用者的隐私。目前,情绪疏导小屋已被引入学校使用,也有部分企事业单位选购了该产品。

外省市高校也带来了一系列创新驱动前沿产品,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带来的先进复合材料三维织造技术与装备,为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大尺寸、复杂结构、高强度的复合材料构件提供了新工艺、新装备,契合当前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轻量化、高性能的发展需求。暨南大学研究团队首次发现白细胞介素IL-27可以直接靶向并促进脂肪细胞棕色化和产热,通过燃烧脂质以减轻肥胖、改善2型糖尿病,启动了IL-27原创靶点的创新药物研发,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和市场价值。武汉大学将InSAR与北斗两种技术互补融合,针对地质条件复杂、形变监测项目众多、监测区域广等问题,实现了对高分辨率SAR卫星监测,不仅监测过程更加简洁高效,还可以显著降低成本。

原始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2657897845647717466&item_id=2657897845647717466&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上一篇:下一篇: